时间:2023-03-17 13:37:52 | 浏览:666
01
《心流》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1月
“心流”所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情境,庄子早已经将其描绘得非常生动:“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在过去的数千年间,东西方文化都有类似的描述,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第一个提出“心流”理论的人,据说“心流”过程能让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4到5倍。总之,本书是一本奇书,值得一读,并值得用我们的余生去尝试“人生最佳体验”——心流。
02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The Time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约翰·博伊德(John Boyd)
/ 万卷出版社 2010年8月
我们被时间而支配,而不是支配时间。我们长大、工作、娶妻生子、渐渐老去,我们到处乱跑,却发现自己哪儿也到不了,在绝望之中,我们创造了“时间管理”这个概念。菲利普·津巴多是阐述这个概念的佼佼者,他给我们介绍了人生的3大“时区”、6大“时间人格”和6种“时间悖论”,剖析了人们对时间观的种种表现。事实上,大部分“时间管理”的书都收效甚微,反而是似乎没有告诉你什么方法的《津巴多时间心理学》能让我们明白一些事实,有助于我们在绝望中和时间妥协。
03
《深度工作》
Deep Work Rules
作者: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这本书来自MIT(麻省理工)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他是美国广受欢迎的学习达人。用“深度”的理念来代替“浮浅”,可以说是将人们从技术进步导致的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人生需要成果和意义,如果想要找到一本关于如何获得人生成果的佳作,那么没有比纽波特的这本集理论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书更好的了。
04
《反脆弱》
Antifragile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
/ 中信出版社 2014年1月
我是本书作者塔勒布的忠实粉丝,这位老兄不走寻常路,喜欢和主流学术圈和“脆弱推手”们直接硬杠。《反脆弱》是他写的三部曲中最值得品读的书。建立反脆弱的思维是我们在混沌中发现掌握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人的本质是喜爱秩序,喜欢有序而非随机,向往熵减的宇宙。但是,宇宙的本质是趋于熵增,趋于无序。我们必须适应波动和无序,而不是把脑袋埋入沙堆,对此视而不见。无论你的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如何,这本书都是必读书目中的一本。
05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
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 Achieving Your Wildly Important Goals
作者:克里斯·麦克切斯尼(Chris McChesney)/ 肖恩·柯维(Sean Covey)/ 吉姆·霍林(Jim Huling)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年2月
这是一本管理咨询企业为了推广业务所撰写的书,基于上千个案例和500家公司的实践,证实了四原则对于执行的巨大推动力。奇特的是,这本面向团队管理者和执行者的书籍同时受到个人学习者的热烈欢迎。的确,书中所强调的“单一战略目标”和“引领性指标”都是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它的强大在于,当执行四原则有效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似乎成为了自然界的一种基础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把本书作为操作手册。
06
《番茄工作法图解》
Pomodoro Technique Illustrated: The Easy Way to Do More in Less Time
作者:史蒂夫·诺特伯格(Staffan Nöteberg)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年2月
瑞典人史蒂夫·诺特伯格不是番茄工作法的发明人,不过,他这本《番茄工作法图解》似乎写得更好也流传得更广。番茄工作法是被广泛使用的学习管理工具,我们可以去搜索电脑/手机的应用,无论是安卓还是苹果系统,都会发现有很多应用程序是专门为番茄工作法免费定制。这个方法既能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又能提供一个有效的时间尺度反馈,符合大多数人的学习要求。
07
《知道做到》
Know Can Do
作者:肯·布兰佳(Ken Branga)
/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年9月
如同现实中实验室产品和量产产品之间有一道鸿沟,在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不是知识)和我们所想要达成的结果之间也有一道鸿沟。我们需要做的是首先把信息变为知识,之后改变自己的态度,最终把知识化为行动,增强体验,进而成为自己本事的一部分。《知道做到》总结了三大问题,包括信息超载、消极过滤和缺少跟进,然后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方案中的“绿灯思维”、“重复”已经开始被终身学习者们津津乐道。和作者肯布兰佳的另一本大作《一分钟经理人》一样,本书不厚,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建议你一读。
08
《微习惯》
Mini Habits: Smaller Habits, Bigger Results
作者:斯蒂芬·盖斯(Stephen Gass)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年9月
作者斯蒂芬·盖斯是美国的一个普通宅男,偶然的机会让他摆脱了平庸的生活。微习惯的方法让他形成了良好的健身、阅读、写作和其他生活习惯。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也是极其有效的习惯养成策略。正因为微习惯太小、所以它更容易被大脑中的“审查局”批准通过。因为这个特性,它容错率极高,具有超强的实用性,我自身也是受益者之一。
09
《精要主义》
Essentialism
作者:格雷戈·麦吉沃恩(Greg McKeow)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年4月
我曾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为何我们幸福的感觉比现在还更多?本质上是因为现代社会高度互联与信息过载,我们面临的机遇和选择太多。我们以为可以做到一切,而最终往往精力耗尽,却一件事也没做好——焦虑满满、幸福全无。《精要主义》这本书非常重要,麦吉沃恩强调人生就是选择、甄别和取舍。他认为只有少数事情才价值非凡,若想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只有摒弃琐碎而无足轻重的生活,才能过真正重要而有意义的人生。在互联时代,我们都需要成为精要主义者。
10
《工作学习地图》
The Inner Game of Work
作者:提摩西•加尔韦(w.timothy Gallwey)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2月
美国网球教练提摩西 加尔韦在1976年就出版了《THE INNER GAME OF TENNIS》这本书(台湾译本直译为《网球内心戏》。国内翻译成《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由华夏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工作学习地图》是《网球内心戏》的延续著作。作者对“内心戏”做了详尽的解析,剖析了学习、训练、工作时的心理秘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讲的就是佛教的觉知——发自内心深处的了解,而不是浮于表面的了解——对自己不做评价而是静静的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变。与《由内而外的教养》的作者丹尼尔·西格尔所言:“觉察给了我们改变的机会”是同样的意思。本书是终身学习者和教练(无论是球队教练还是企业教练)的必读书。
11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古典
/ 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这本书是我唯一选入21本经典的国人自己写的书。作者古典是学习达人,勤于思考善于表达,书中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比如外包大脑、联机学习等概念,让人耳目一新,虽然缺乏严谨的论证过程(这是普遍现象),但整本书从结构、亮点和思考的深度来看都非常值得一读。
12
《从为什么开始》
Start with Why: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ne to Take Action
作者:西蒙·思涅克(Simon Snek)
/ 海天出版社 2011年8月
作者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是国际知名广告专家,在研究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领导人时,斯涅克发现他们都以完全相同的模式思考、行动和交流——而且他们的思考模式与普通人不同。斯涅克把这个强大的思考方式称为“黄金思维圈”。按照“黄金思维圈”的说法,人们的灵感来自于目的感,在“怎么做”和“做什么”之前应该先问“为什么”。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黄金思维圈”是元认知的利器,每个人都应该了解“黄金思维圈”,并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之中去。
13
《如何阅读一本书》
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Adle)/ 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an)
/ 商务印书馆 2014年1月
本书的第一作者艾德勒曾任《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又策划过“名著计划”,他写这本书的确是最恰当人选。他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我书中的“假装你要写本书”的学习方法就是受艾德勒的启发,这是“学习如何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是延缓心智衰老,提升心智模式的最佳方法,由此,你需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14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作者:史蒂夫·柯维(Steve Convey)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年11月
本书特点是书中都是大白话,易于理解却又意味深长。国外的社交及阅读网站Goodreads对本书的评论,谈得最多的是“本书都是废话”。实际上,如果“都是废话”而且“蜚声天下”,那只能说明一件事——这本书能够把世界的基础规律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在我看来,本书简直是一本哲学书,每次展卷,都能在大白话的字里行间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
15
《影响力》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这本书的作者是"影响力教父”,美国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罗伯特·西奥迪尼。在本书中,西奥迪尼从心理学的角度给我们解释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人入胜,他对影响力的6大心理秘籍,包括“互惠、言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稀缺原理”都作出了清晰可信的解释。使我们能够洞察商家和别有用心之人的招数,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本书读起来非常愉快,推荐细读。
16
《自控力》
The Willpower Instinct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agnigel)
/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7年10月
人的行为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意志力,一个是动力,自控力主要是针对意志力而言的。这是一本针对意志力恰如其分的好书。说恰如其分,意思是作者麦格尼格尔从“科学”探索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神经学和医学的知识,将人类意志力的真相如剥茧抽丝一般,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同时,本书出自作者的一门心理学课程,易读和有趣也是特色。
17
《刻意练习》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kson)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11月
本书作者艾利克森是“专业特长科学”这个领域的世界顶级研究者。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天才和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他得出重要结论,即“天才”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
01《心流》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1月“心流”所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情境,
当遇上一本你喜欢的书,反复去读且念念不忘,说明你从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书可以提升我们的见识,滋养我们的气质也能帮我们解决具体的困惑,提供正在寻找的答案多去阅读,自然收获一份内心的宁静,重新思考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成为一个有见解有力量的人希望爱阅
关于是什么让某些书成为“经典”,有很多争论-是流传时间,受欢迎程度,文学价值还是上述所有因素?我们视为“经典”的所有书籍都配得上这个标题吗?一些鲜为人知的书是否应该被认为是“经典”吗?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关于哪些经典书籍应该被每个人阅读
人非生而知之,读书无疑是人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人生有限,学问无涯。一个人要在其有限的一生中将所有的书籍一 一博览,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这就决定了个人的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阅读尽可能好、尽可能有用的书;所选图书涉
给大家推荐77本经典书籍,荟萃了历史、人文、经济、心理、商业等领域的精华。最近书荒的,可以Mark。 (资料来源:每天学点经济学微博)
1、《1984》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
孩童时期是知识摄取的黄金时期,通过书籍,小朋友们开始深入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原本在他们眼中扁平的地球变得一点点立体起来,抓住这个阅读机会,构筑起自己丰盛的精神世界,才是我们能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今天,小新就将推荐一份书单,快快收好哦~《牛津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前段时间,热播剧《小欢喜》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反响。剧中既有乔英子因为被母亲宋倩过分管制而患上抑郁症的少年伤痛,也有方圆、童文洁人到中年失业负债的中年危机。许多人在弹幕中留言道:“这部剧太真实了,简直是
2022年快过去了一半时间,在这个起点上,不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启阅读天地、开启新的篇章。高尔基曾说过:“读书,在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读书可以是我们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是世
最近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异常火热,在直播间中推荐的书籍也是种草了一波热爱阅读的人,为大家筛选了几本直播间的良心推荐,看看哪些适合你吧。1、《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森 /罗伯特·普尔)这是新东方人手一本的励志经典,杰出并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天赋,
001 、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乌托邦方案——柏拉图的《理想国》002 、剥削阶段政治学体系的发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003 、印度古代法律的珍贵文献——《摩奴法典》004、 钦定罗马私法教科书——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005、 首先摆脱
上师大日前与全国6所部属师范院校及其他24所地方师范院校共同入选卓越中学教师培养工作单位。上师大是如何培养优秀老师的呢?他们有个阅读秘籍就是——引导师范生阅读14本教育经典,从原著中汲取教育智慧。教育部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工作单位遴选近
1、平凡的世界2、如何阅读一本书3、人类简史4、时间简史 霍金5、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6、三体 刘慈欣7、围城 四世同堂 钱钟书8、数学之美 吴军9、繁花 金宇澄 电影10、主角 陈彦11、从一到无穷大 伽莫夫12、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就在于经历历史创伤之后,愈发醇香。1.《人生》作者:路遥高加林:我一开始就想把最苦的尝个遍,以后就什么苦活也不怕了。刘巧珍: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待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高玉德
100本经典书籍